主力国手表现差强人意,蔡斌选材再遭质疑,根据战术选人或是败笔

  女排联赛第一阶段第三站的比赛已经结束,根据赛后排协公布的指数统计看,七大主力国手中除袁心玥暂时未参赛外,李盈莹以4.60的有效得分指数暂时排名主攻组第二,王云蕗第十四。龚翔宇以3.18的有效得分指数暂居接应组第六,王媛媛排名副攻组第三,王梦洁排名自由人组第五。从这个排名不难看出,除李盈莹和王媛媛之外,其他主力国手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形容,其中王云蕗的表现甚至可以用惨淡形容。

  

  由于主力国手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蔡斌的选材标准再次遭到了球迷的质疑。尤其是主力主攻王云蕗,无论是入选中国女排还是出现在主力阵容,都曾遭遇过球迷的强烈质疑,尽管在世锦赛后期王云蕗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明显,但明显还是难以支撑起中国女排主力主攻的位置。如今三个阶段的比赛过后,王云蕗在两大外援的辅助下依然表现惨淡,排名居然在庄宇珊、吴梦洁、王逸凡等00后小将之后,不得不让球迷再次对蔡斌选用王云蕗出任主力的做法产生质疑。

  

  今年年初中国女排重组之后,刁琳宇、王云蕗、王唯漪三名球员顺利进入了主力阵容。其中虽然有朱婷、姚迪、王梦洁等老国手因伤缺席的原因,但从这三名球员分别来自江苏女排、北京女排、上海女排三支蔡斌曾经执教过的球队看,不得不让球迷浮想联翩,加之这三名球员在世界女排联赛以及世锦赛中的表现难以服众,球迷甚至认为蔡斌有任人唯亲之嫌。

  

  当然,刁琳宇、王云蕗、王唯漪跻身主力阵容并不是因为蔡斌任人唯亲,而应该是无人可用前提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为王梦洁归队后便马上取代了王唯漪的主力位置,一旦朱婷回归王云璐也必然会淡出主力阵容便可说明这个问题。不过在暂时无人可用的前提下蔡斌为何会选择刁琳宇、王云璐、王唯漪而不是其他球员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需要从蔡斌的战术体系说起。

  

  2009年首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为中国女排制定的战术就是快速多变。这种战术蔡斌执教上海女排时就已经驾轻就熟,移植到中国女排并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改造就是蔡斌打造中国女排的计划。然而由于绝对主力王一梅不仅一传能力不足,而且速度也提不上来,加之二传魏秋月传球特点并不是以快为主,蔡斌的战术根本无法在球队中顺利推行,这些都为蔡斌黯然下课埋下了伏笔。

  

  有了首次执教中国女排失败的教训,蔡斌二次接手中国女排后,果断启用亲传弟子刁琳宇为主力二传。主攻位置和自由人位置则选择了一传技术更好的王云蕗和王唯漪,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自己快速多变的战术能够顺畅运转。然而目前的中国女排已经今非昔比,球员的身高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蔡斌快速多变的战术显然已经不适合这批球员。但蔡斌为了证实自己战术体系的价值还是固执选择了快速多变的战术,并根据战术需要选择了适合的增补球员,结果在世界女排联赛和世锦赛中,中国女排表现才会难如人意。由此可见,根据战术选人或是蔡斌一大败笔,根据球员特点制定战术应该才是正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我要反馈